我的学生时代
引文:之前想和恩师一起聚一聚吃饭的,但是因为疫情暂时不能离开南京市。除了叙叙旧,我有很多话和人生感悟想找一位倾听者,正好小师弟面临高考,想让我给一些参考意见。于是,就想着可以从高中开始,写一篇关于高中学习生活,高考本科选择、校园生活学习、研究生选择、工作选择相关的人生感悟(类似自传吧~
高中
2012年进入高中学习,听说那是市里最好的,省重点的高中,因为初中学的并不扎实的我,还是非常开心能考进这里。
那些日子
可能我比较内向,可能我想在这里改变初中上学时对知识一知半解的状态,从第一天入学开始,就沉浸在了知识里面。每天按时对知识预习、复习、写作业,周末也会来学校学习,很多不理解的知识会在周末弄明白,同时语数英政史地理化生全部学科的复习也会花掉很多时间,因为我不喜欢学过学懂的知识忘记掉的感觉。会很累也很充实!
从第一次考试开始,到最后的高考,每一场考试,我都尽着最大的努力,考出我自己的水平。然而这其中压力、迷茫、成绩的起伏、名列前茅的光环,都推着我愈挫愈勇。
到了高考前的7天假,我好像比平常任何一场考试都平静,可能想着终于结束了不堪回首的高中三年,可能有预感高考的结果,或者anything else?
2015年,高考结束,拿到分数的那一刻,652,好像记得还是很平静,这个分数算是我比较失败的水平了吧。不管结果怎么样,还是要选择大学呀。可能当时只有两个要求985和地点在上海,所以符合的也就ECNU啦。关于大学后文再说,先总结一下高中:
学习方法
复习
之所以把“复习”放在第一位,是因为它真的很重要,比学习新知识还重要!复习是对一本书知识的梳理,最好可以根据目录或者自己的归纳,写出知识点进行复习。更有甚者,我当时复习的程度是,无论那门课,那本书,说到那个知识点,我可以一口说出所在页数,甚至能回忆起书本那一页的样子。这也是我的记忆方法“图像记忆法”。
复习的时间也很重要,不要等到考试前才复习,当天的知识尽量当天复习,每周再对本周或近几周知识做一个总结。所以我高中的时候特别喜欢放假,这个时候我就有大把时间复习。
然后考试前的一两天和当天,只需要稍微看一下难记忆的点即可,缓解压力的同时,也会更高效和针对性的备考。
自学
自学的重要性排在第二,也非常重要。这也是长大之后必须具备的能力。自己提前看书本的知识,做对应的习题,在没有人教你的时候去学习会暴露出很多问题,等上课的时候带着这些问题听课,自然就会其他人有侧重点,听课也不会觉得一脸懵。这个方法,甚至上大学学高数的时候我还在用。
预习
如果能做到第二点自学,那这一点也就自然而然做了。不过有时候作业比较多,或者时间不够来不及自学,那最少要预习第二天的知识,不然上课的时候非常容易出现听不懂,心累的状况。
最重要的能力
高中期间除了学习方法,也会锻炼和培养出一些让我受益终身的品质。
- 自学能力。同时也是对新知识的适应能力和适应速度
- 自律。自己规划自己的学习时间,克制自己贪玩的心。
- 自愈。这在高中的时候可能表现在面对低谷时的抗压能力。
关于高考后大学及专业的选择
我的选择和原因
对我自己而言,主要对上海比较熟悉,选定了城市后再看看分数,就只能上华师大了。
关于专业和学校的调研
借此机会,调研了不同学校,不同专业的声音。关于“报考时选择的原因”,“对学校的评价”,“本专业的评价”三个问题进行了调研。调研范围仅限于我的好朋友们,肯定是最真实的声音,当然可能参杂个人和不全面观点,仅供我的小师弟参考~
我在分类的时候,观点是专业和学校都非常重要,在学校不差的情况下,专业还是非常重要的,所以这次以专业进行分类。
概览:
电子与微电子
通信工程
计算机
金融
环化材
数学
总结
各个专业各个学校各有利弊,根据自己的爱好和规划考虑选择。
本科
2015年进入华东师范大学进行本科的学习,开启了“大学生”的生活。
那些日子
- 开学前的3个月暑假
在高中三年憋的久了,好像都不会和别人交流了,所以还没开学就开始尝试着和我可爱的同学们交流(还记得那些尬聊的日子!太尴尬了)。好像开学前也看了些高数的书之类的吧,可能“学习成瘾”了吧。
- 大一
大一开学后不久,好像就感觉到学业的一些压力,理论知识在理解上比高中要深好多,而且课程也非常多,应该每学期都有10门课左右吧,太可怕了,想每门课都吃透,需要花大量大量的时间呀。所以图书馆就成了我除了寝室待的时间最长的地方了。印象中,图书馆的每一层都待过吧,甚至感觉图书馆厕所的每个坑都蹲过(玩笑归玩笑,但是总感觉是事实~哈哈哈)。在学习上让我印象最深刻的应该就是英语了吧,在应试教育下成长的学生,对听说读写分开训练,简直就是噩梦,果然期末考试完后英语是最拖完GPA,也是唯一的吧,太可怕了,果然是“华东英语大学”。
大一在学业之余,也参加社团和学生组织,不过好像表现的都不是很好吧,记得好像还被学姐说不作为😂。真的非常抱歉,我那时候可能还不止怎么和别人交流,非常内向,19岁的时候可能也没有太多的责任感😞,但是现在的我肯定不会不作为的,反而非常讨厌不作为的人!然后大一上学期的时候还在部门碰到了第一个好朋友,和自己也太像了吧~紧接着,又在电路分析课上结识了人生知己。
以为大一就会这么平淡又压力的过去,可是大一下学期在学业压力、家庭矛盾、社交矛盾等等问题的影响下,unfortunately, i became a patient with mild depression。经历2周左右的失眠,有过绝望,有过奔溃,想过放弃,想过离开😭。然而,熬过低谷,就是坦途。在这期间,很幸运有一位善良的学姐帮我解决英语的困扰,很幸运有我的知己一路陪伴和开导。
大二
就像上面那句话的后半句,熬过那个低谷,大二开始,就开启了我开挂般的人生。
这一年度,有了好哥们的陪同,一同上课,一同吃饭,一同泡图书馆,一同K歌,一同王者开黑,一同谈论人生,一同认识世界。我带着他扫清知识障碍,他带着我打开心扉大门。
这一年结束,尽管有英语在也影响不了我拿到高GPA,尽管有各种不开心也影响不了我的友情升温。
对,还认识(应该是单方膜拜)了我的女神!低调而又不失自信,实力与颜值并存。记得大一的时候把我的学导(也是成熟而又有实力的姐姐)当作学习的榜样,那这个时候应该把想把我自己的生活去做到女神那样。
大三
大三就更无敌了,大三上学期,带着我的兄弟们选完所有学分(能选的都选),好像是13门课吧,还都是专业课要考试的!!!这一年在图书馆的日子应该就更久了。
哎对,还有我当了学导,带了一个很厉害很厉害的小学妹,记得这学期图书馆的日子很难熬,也多亏相互陪伴。
除了学业,这一年改变最大的好像就是人生终于探出情感的分支,追求喜欢的女生,现在想起来好像和短视频上刷到的那些剧情还挺相似哈哈哈哈,细节咱就不说了,反正最后没成就是了🤭。但还是感谢那段时间的相处吧,第一次尝试接触异性,第一次为了谁去做各种事情,还是蛮有意思。顺便say sorry,那个时候好像20岁?21岁?不懂得照顾对方的感受吧,也是经历了那么多自己对情感会比较敏感的原因,那段时间发生的不开心,还是要say sorry!!!
对了,17年末18年初,好像下了场大雪吧,哈哈哈哈,我被困在高速上一天一夜,也是个难忘的经历哈哈哈哈哈哈。
大三下学期开始就各种玩耍和放松了,去各地玩耍,玩各种游戏,还认识了咱大中国的网络好儿女。
大四
大四上学期好像和大三下学期类似,就是18年那年吧,顺利保研后,就继续享受着人生。
但是大四下学期就比较难受了,去了外校,也就是南大做毕设,又开始了各种压力和自我怀疑,还有对研究生生活和南京生活的不习惯,幸好在4月份做完毕设就回上海了!
然后做毕设的时候,校内的挂名导师(那是一位无法形容的老师),也是各种折磨我,难受~
19年的6月份也顺利毕业,开始了研究生生活,这个也后文再说,先总结一下大学本科的我。
关于学习方法和保研的选择
学习方法
及时消化课程知识
每天上完课后,我都回去图书馆把当天课上没听懂的地方都去理解清楚。这也是非常重要的点,因为有些课程还是比较紧的,一周会有多次,如果一次听不懂没有及时理解,那下一节课就会直接懵掉了。
当然大学生很多都会在考试周前再去复习,这也无可厚非,我还是喜欢把事情做在平时,“不打无准备的仗”。
借助作业理解知识点
大学生的作业也是非常的多。当去理解完今天的知识的时候后,就可以边完成作业,边更深度的理解知识。最重要的,遇到不会的,一定要看答案。这点和高中不同,高中的基础相对基础,需要根据作业去锻炼自己解题的能力,大学的知识难度较高,需要先把知识理解即可,如果理解力很厉害的话,有自己的体会和理解会更好。
关于实践学科
- 编程课。对于电子系的学生,第一次接触c和c++时候,一脸懵。我在听完课后,会去把书后面的习题,一题一题的做一遍,不会的就去看答案,要理解,理解完再自己做一遍。对于一些基础的算法,比如冒泡排序什么的,甚至可以达到记忆的程度,久而久之,会提高自己的编程能力。
- 电路课。课程需要在硬件电路板上完成各种功能,这应该也是大学里面的第一次大量动手实践课。对理论知识和差错能力都是很大的考验。所以,在理论知识理解透彻后,可以多花点时间泡在实验室里面,把觉得奇怪的地方弄懂,一步一步调试。(记得当时,老师也是在课程外的时间去开放实验室给我们练习)
保研
一些条件
这个我大一进校就知道有这个事情,所以能做的也就比较简单:
- 不能挂科!!!
- 每门课尽可能拿高绩点!!!
- 一些比赛,如果感兴趣可以参加,特别是市级、省级、国家级,会有相应加分。
夏令营和9月推免
在大三结束和大四开学前的那个暑假,会有各大学校的夏令营,可以去报名参加,如果通过会发offer,后续保研名额正式下来的时候,就可以选择了。
我当时是参加了南大的夏令营,就是参观学校和各个实验室,然后最后一天会有个面试答辩,问专业相关的知识。一共就二三天左右。
除了夏令营,还有9月有个推免系统,不过建议走夏令营,机会更大。
学信网信息填写
等过段时间,如果通过夏令营会邮件通知offer,然后就开始选导师了。我是发了几个老师的邮件,然后我现在的导师秒回邮件,问了些问题就接受我了。后续其他老师邮件过来后,我就没有回复了,就这么草率的决定了导师。所以选导师环节,一定要重视,利用夏令营多认识学校的学长和学姐,也多和同级的同学通通气,选错导师,可是3年的事情。
保研一般会在9月28号,去学信网填写相关信息。
接着可能导师会联系你去做毕设,如果想抓紧大四的时间休息,建议别去;如果一心科研,那越早去越好。
一些非常重要的感悟
这个part是除了学业的感悟。大学4年时间,说长不长,说短不短。对我而言,是我性格从内向到开朗的转变过程,也是我价值观形成的过程。
要学会社交
在高中的三年,虽然收获了很多很多,但是最让我遗憾的是:几乎整个三年被学业占据,我的心智几乎没有长进。不会社交,不会说话,没有对人生的思考。即使有对事物的反抗,但没有成形的价值观,所以一到大学便越到各种各样的社交问题。不过,三生有幸,遇见知己,开启了改变自己的几年时光。
学会了大胆帮助他人。很多时候,我很想帮助别人,但是由于内向,我会选择无视(不是不善良,是真的害羞,可能社牛们不懂哈哈哈)。记得在大学第一次提供帮助是帮一个女生推自行车上坡,全程不敢抬头,全程脸红哈哈哈。大家肯定觉得很奇怪吧,为什么我会这么害羞,讲道理我也不清楚😂。
之后在知己的陪伴下,我们去接触其他专业,其他学院的同学,慢慢的我也不那么害怕了,也比较享受和不同人交流的过程。后面好像我自己也会选一些公共课,和其他专业的同学多多交流,也很幸运,也遇到了很多很多nice的同学,非常开心!!!
不断的扩大交际圈,收获友情,甚至收获爱情,这会让你受益终身!所以,大胆社交!这个可是课上无法教你的东西。
要学会娱乐
记得大一刚开学的时候,看到大家很喜欢去上海各地逛逛,而我对去校外玩耍没有多大兴趣。后来仔细想了一下,除了我当时比较内向外,更重要的是小时候已经逛遍了上海各地,非常熟悉,那自然没有多大兴趣,我就自然专注力就在课程和学业上面。这说明了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,“先玩好,才能学好”。这可能也适用于初高中的小朋友们,假设他们早已玩遍各种玩具和景点,吃遍各种美食,那他们可能心智也会更成熟,对这些自然兴趣会小很多,也会把注意力放到学习上。
然后谈到的点就是家长们都非常诟病的“游戏”。首先我觉得不是游戏什么的问题啦,归根结底就是自律 ,这点我在高中part的时候就说过这个。举几个我的例子和情境,大家看看我的做法有没有问题。
有天晚上我需要去图书馆学习,已经计划好了。但是吃饭的时候在玩阴阳师,可能玩的起劲了,饭吃完了还继续玩了1个小时左右。然后自己意识到时间有点晚了,赶紧放下手机,去了图书馆。
很多人会说要不玩这个游戏,我岂不是就按计划去图书馆了。但是如果我不完,一天到晚去学,我肯定会对书本知识疲倦,从而产生抵触心理。游戏是个缓解对学习疲倦的方式而已。如果那天我没有继续玩,那么就算我去了图书馆,我心里肯定还是痒痒的,不如先玩好,再专心去学。
有点晚上我从图书馆学习回来好像已经晚上11点半了,洗漱完到床上应该已经12点多了。那天可能作业比较多,真的学了一天,非常非常累了,所以就打了一局王者荣耀,然后可能遇到什么有趣的事情了,发了个朋友圈。被我父亲看见了,直接怼”这么晚了,还在玩游戏,我看了多心痛“,我记得我当时回了句”这么晚,我也是学习到这么晚,才休息“。
很多人也会说那么晚了,干嘛不直接睡觉算了,休息好。但是我要反驳你了,此时闭眼睡觉,明天起床的一天又是充满学习的一天,还是和上面收到的原因类似,几天下来人就会很疲倦了。玩一局游戏,这里面最关键的因素不在游戏身上,而是在我的学习中穿插了可以缓解学习疲倦的事情。
所以对一个自律的人,无论是游戏还是其他娱乐方式,都不会成为他的阻碍。所以,家长们,你们应该教给孩子的不是如何去戒掉游戏,而是如何去学会自律。
另外,在15-19年间,王者荣耀的大火,也带来了全新的社交方式—“王者社交”。不熟悉的人一起玩玩游戏,相互配合,也会相识;熟悉的人一起开黑,也会度过这段非常开心的时光。
要调节情绪
成熟的人,有个共同的特点,就是会隐藏自己的情绪。
我之前好像也是会有不开心的就直接怼,不管体不体面,不管场合合适不合适。但是最终自己还是会受伤。所以学会礼貌,学会分场合,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,非常重要。
不过后来学会在人前控制情绪后,我会把我的很多情绪发泄在社交平台上。之前没觉得,现在倒觉得也非常的不合适,应该没有人会喜欢带着负面情绪的人吧。然后我就控制了我的朋友圈的情绪,哈哈哈跑去微博上宣泄了。但是发现微博上也有好多小可爱啊😂,但是如果微博我也控制了,我已不是没地方了。
转念一想,应该每个人都有不开心的时候,都有一些或多或少的负面情绪吧,所以找一个你认为合适,你认为得体的方式去发泄~别让你的负面情绪影响到其他人就行。
硕士研究生
2019年的6月份就来到南京大学,正式开始了研究生的生活。
那些科研的日子
我是2019年2月份寒假结束就来到南大实验室进行校外毕设,相当于提前体验研究生生活。但是日子可没那么好过哇,编写嵌入式代码,查各种资料,半知半解的去研究自己的系统。非常累,只想着快点结束毕设回上海去哈哈哈。
正式开始研究生生活就是2019的7月份了,那个暑假的两个月第一次承担科研任务,一开始还是没感觉的,慢慢的做着很多都不是很清楚,知道9月份开始往返公司和学校,让我感觉力不从心,也非常的焦虑。一方面觉得这个任务我一个人完成非常吃力,另一方面每周多次离开学校去公司,错过了课程和打卡。最后就和导师商量解决方法。可惜,发生了很多不开心的事情。然后开始考虑转软件开发了。研一上学期基本上就一事无成了,但是确定了后续转软件的想法了。
2019年底爆发了疫情,2020年初开始长达半年的居家学习了。这段时间除了完成实验室一些莫名其妙的事情,就开始学习我的Java后端技术栈,也是非常的通过的度过。知道2020年6月份入学后,前一届师兄毕业,我接手他的活,自己才正式有了较为明确的研究方向。接着2020年下半年就白天干实验室的事情,晚上学习后端开发,非常的辛苦。这下半年也完成了姿态识别方向的2个系统的设计,第3个系统也开始了一点萌芽。
2021年上半年,继续完成了第3个系统的设计,中间起起伏伏,最后顺利的完成。这段时间也是在进行实习生的面试,也是忙的不可开交。2021年的下半年已经进入研三了,帮实验室干些服务器设计和其他软件开发的活,也写着自己系统相关的论文,另一方面也开始进行秋招!
正确对待研究生规划
下面是从知乎看到的两首诗,可以看到两种不同的规划和结果。大家自己品。
- 科研型
- 事业型
正确对待导师态度
如题!!!
学业方面,现在是2021年12月中旬了,即将进入研三下学期,也是研究生最后半学期了,希望毕业顺利,一切顺利吧~
关于求职
好家伙,自从决定要开始干软件了,收集起资料开始干!
准备过程
我可“不打无准备的仗”!
开端
我应该是2019年的那个国庆节,在b站上把java入门看完了,算是准备的一个开端吧。后面2个月因为实验室的一些事情,好像还看了一些Python的知识,那个时候可能还没确定要干嘛吧。2019年底,买了一本《Java编程思想》开始肯,那个时候和导师不开心,也不去实验室了,天天在图书馆待着啃这本书。
系统学习
2020年寒假过后,应该是2月22号左右。买了一套java后端技术栈视频开始啃。乍一看,这么多!!!果然也是学了2个多月左右。
四五月份左右买了10几本书开始细看每个技术点,把知识挖深。同时也跟着视频做了点项目,但是大部分不太懂。
知识进阶
在6月份开始,开始把项目自己整合和提升,从零开始,一行一行的写。其中出现很多的bug和知识漏洞也正好就补上了。10月份左右开始写博客了,当时是在简书上,用的富文本格式书写的,那时候还不懂markdown。
这个时候也开始刷leetcode的题了。
面试准备
2021年过完年后,就开始实习生面试了,面试的很多问题都是自己准备过的,第一次对自己自信了!4月份左右,考虑到简书博客的格式非常固定,开始基于github自己搭建博客,就是现在这个啦!
准备完上述这些就差不多了,然后就每周固定复习博客的知识,按时刷题巩固leetcode题。
面试经历和offer选择
实习生
2021年2月份投递的阿里的icbu提前批,当时部门、地点啥的什么也不清楚,也没考虑,先投了再说,然后就开始面试了。面过之后在3月8号左右,阿里实习系统开放前,转投了cbu,很快面了3面就发了实习offer。
实习生面试主要是给自己增加面试经验、确定自己准备的方向正确。
秋招
投了很多公司,也做了很多笔试。最后成功通过的就是BAM了,当时还发了庆祝的朋友圈。
offer选择
自己的第一意向就是阿里了。
- Java系的殿堂
- 后续想往架构师发展,阿里这边技术比较扎实,想在这里打牢基础
- 实习生的时候各种原因没有去,这次不想辜负它了
关于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
这个点单独拉出来,是因为对这个的思考结果,才使得我做出很多相关的人生规划。
不过此时,很多话和观点还无法用语言表达。此板块放在这里,已经具有它的意义了。
当读者看到此题时,当你开始思考此题时,想必你已经有你的答案了。